原标题:【Ozhome房产资讯】带你慢慢逛逛 Ashfield~小上海!
小编是从Ashfield BoysHigh School毕业的, 每天放学的时候小编都与交好的朋友们一起玩一会三国杀再回家,那是一段很美好的记忆,也正因如此,Ashfield 这个区才被深深的烙进了小编的心里。
Ashfield 属于悉尼的内西区, 距离市中心只有8公里, 是一个上海人居住的小镇,也因此获名‘小上海’上海的各色美食店铺一家连着一家,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小编高中的上海同学们都说来到这里感到异常的亲切,说上海话,吃上海菜,买上海货。
Ashfield 属于 Inner West 政府的管理范围内,在其多年的领导之下,发展成为了一个极具多元文化气息的区域,我们经常会见到各种文化背景的人拜倒在了上海菜的石榴裙下,比如这家店门外,就经常排起长龙。
首先我们看到这张图,Liverpool road 是贯穿Ashfield 区的主路,绝大部分的商业餐饮都集中在这条路上
Ashfield 火车每10分钟有一次,慢车会多停几站大概15分钟到city,快车10分钟没有任何问题。
小编之前在Strathfield 住过三年,买东西都去Ashfield, 现在小编搬家之后每次去Ashfield即便不需要什么也都忍不住想进去Shopping Mall 和那里的中国超市溜一圈~
Ashfield Mall 虽然不大,但是各式商店非常齐全,有电子产品,时尚服饰,日用百货,还有其他的各式各样的新奇小玩意儿
Ashfield 图书馆在 Ashfield的存在感非常强,基本附近的很多学校的学生放学之后都会三五结群的去图书馆里继续学习,或者阅读一会儿课外书。
Ashfield 图书馆里有专门为儿童准备的娱乐区域,可同时容纳20多名小朋友欢快的游戏。
Ashfield 一直以来就是内西区大家公认的一个比较安全的区,因为亚洲人通常比较勤奋,朝九晚五并不爱夜生活,Ashfield周围的 Croydon,Summer hill 和Ashbury 对Ashfield区的需求基本都集中在购物与餐饮。一般来讲,人们买完东西就会回家。并没有任何闲逛的理由。所以流动人口是相对固定在周围几个区的。兔子不吃窝边草,没有人希望把自己家周围搞乱。这也是Ashfield一直被人们心照不宣保护的很好的原因。
最后来给大家科普一下这位把自己的雕像立在了Ashfield 的男人。梅光达是广东台山人,生于1850年,他9岁随叔父来澳洲,寄居在新州一白人森逊先生家中。森逊太太教他英文,不久他做了华文译员。森逊先生鼓励他投资金矿,由于经营得法,他18岁即成为当地富户。
梅光达生性勤奋,乐善好施,与华洋人士均相处融洽。他为矿工建了教堂和学校,并为他们组织赛马等运动,他还是个作风开朗的商业奇才。1881年,他开始经商,在悉尼和纽卡素开了多间茶庄、饭店和丝绸店。他在当时维多利亚皇后市场(现址是维多利亚皇后大厦)开设的精英酒楼,是当时全悉尼最受欢迎的社交场所。1871年7月,他入籍成为澳洲公民。当时移民入籍很难,他是当地唯一获准入籍的华人。1903年,梅光达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遭到歹徒抢劫,这次重创之后,他的身体一直没能完全恢复,不久便于次年因病去世。1998年经艾士菲市议会批准,在靠近火车站的大力士街建立梅光达纪念碑。